close
黑暗騎士在上映前就讓我充滿了期待,一方面是因為希斯萊傑的小丑的評價十分的好,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開戰時刻的拍攝手法讓我會想繼續看續集,果然看過後一點點失望的感覺都沒有,還產生了許多的想法,是一部值得去看的電影。


劇情的部分,我想就不用多談了,都上了好一陣子了,其他人的Blog裡寫的就十分詳細了。三個主要的角色,哈維丹特、蝙蝠俠、小丑都帶著強烈的個人特色與信念,我想從這個方面作為我分享的主題。

首先是哈維丹特,高譚市的新任檢察官,有著強烈的正義感,是高譚市的新救星,被大眾稱為「白色騎士(White Knight)」,但卻也帶著激進暴力的一面,像發現小丑的下一個目標是他的女朋友芮秋後,他選擇用私刑的方式想找出答案,而不是用標準流程(可能是因為這樣實在太慢);在芮秋被小丑炸死後,他的肉體與心靈皆受到巨大創傷,肉體的傷比較容易好,但他選擇不做復原手術來代表自己心裡不可能好的傷,也表現出兩面截然不同的自己,在受小丑引導後,選擇成為審判者去讓那些要為瑞秋的死負責的人付出代價,就像哈維之前對布魯斯說的「你不是死得像個英雄,就是活著墮落(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.)」,在他身上諷刺的實現了。



蝙蝠俠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有著矛盾,他雖然扮演著懲奸除惡的英雄,但在內心中仍渴望著能活的像一般人,但似乎又放下守護者的身份,但哈維的出現讓布魯斯有解套的機會,哈維有良好的形象、衝勁、決心、十足的正義感再加上執法者的身份,就是取代蝙蝠俠守護高譚市最好的人選,布魯斯幫哈維辦的募款餐會上可以看出這種英雄惜英雄的感覺,當然也帶了點情敵較勁的意味。但小丑的出現,讓這樣的可能完全的消失不見,不僅哈維受重傷而且瑞秋被炸死,城市已落入混亂,能扭轉局勢還是只有黑暗的英雄,雖然在體制之外,但蝙蝠俠並沒有走徧,他從頭到尾依循著自己的方式與信念,像在大樓與小丑對決的那一幕,面對殺害自己最愛的人,雖然有機會把他從高樓丟下去,但仍然是選擇把他留給法律去做審判,我想這就是蝙蝠俠之所以是蝙蝠俠的原因。最後與雙面人哈維一戰後,蝙蝠俠選擇留在黑暗中承擔世人的誤解,獨自面對孤獨,為大眾留下一個光明的象徵,讓自己成為黑暗的守護者--黑暗騎士。



小丑實在是裡面最搶眼的角色,一開始搶銀行的那一幕,就展現出對人性的熟悉,透過少了一個人分錢就能多分一點的想法,讓同伴自相殘殺後,而取得所有的錢。後來他隻身前去黑道老大們的聚會時,先從容的表演了讓鉛筆不見的魔術,顯露出兇殘的個性,講完獵殺蝙蝠俠的計畫後,從容的離開會場,完全掌握了現場主控權。接下來隨便殺了五個人就引起社會大眾的的壓力,逼蝙蝠俠現身,雖然是在黑夜中守護眾人的英雄,但人人為了自保,早就不管這個了,也逼得哈維假冒成蝙蝠俠,親上火線製造抓到小丑的機會,在精彩的飛車追逐後,小丑對決蝙蝠俠的那幕更是精彩;小丑正面挑戰蝙蝠俠,蝙蝠俠只要撞向小丑就可以終結這一切混亂,但是就放棄了他最重要的原則,也就失去之所以為蝙蝠俠的理由,小丑這一步算得真是好,他想要証明的是沒有人是不會墮落的。雖然小丑看起來是行動失敗而被抓進拘留所,但其實是做好了完全準備故意進去的,在蝙蝠俠一陣猛打之下,仍然是一付毫不在乎,「你能耐我何!」的表情,什麼都不在乎、什麼都可以失去的人果然最是可怕,相較之下在乎瑞秋的蝙蝠就顯得無計可施;小丑與蝙蝠俠的對話中,最有趣的一句就是小丑說的「你使我變得完整(you complete me)」,要是沒有蝙蝠俠又怎麼有讓小丑發揮長處的機會。小丑讓布魯斯的會計師芮斯上節目公開蝙蝠俠的真實身份,隨後就改變主意讓大家參加這個遊戲,簡單的一句話就讓市民淊入失序狀態,人人都想幹掉芮斯解決醫院被炸掉的危險,小丑的可怕在於他幫大家留了一個退路,讓人會奮不顧身投向這唯一解;趁著混亂,小丑在醫院跟哈維說了一段話,說他不是個有計畫的人,他就像追著車的狗,就算追到也不知道該怎麼辦,「我只是做這些事(I just do things)」,沒有計畫才會帶來不能預期的混亂,如果小丑只是隨性而為,不就表示他內心的瘋狂已達到一個境界了?最後一幕的兩船對峙更是考驗人性,一邊是平民百姓,另一邊是重刑犯,炸了對方才能活命,小丑下的是一道兩難的問題,我以為會是兩邊都按下來個同歸於燼,不知道是因為平民百姓沒人想讓雙手沾上鮮血,還是因為罪犯感受被對方承認是以人的身份活著,總之是沒有船爆炸,或許可以看做是失序中的一道曙光,當蝙蝠俠把小丑慢慢的拉上來,小丑應該發現蝙蝠俠就是個不會改變原則的人,是完整他生命最有趣的人吧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anth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